那为什么说压降会是一个判断充电效率的关键词呢?那是因为在充电过程中,终端设备的输入电压都是经过数据线“压降”处理的,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当充电器输出电压为5V,充电回路电流为2
在5V环境下就相当于3.6A的电流,在一条线阻为0.1Ω的线材上是压降0.36V,既超出了±5%的要求,损耗的能量也高达1.3W;而对于9V环境来说的话就是2A电流,压降仅0.2V,相当于0.4W的功率损失,后者的功率损失还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一。因此无论是目前主流的“高压低电流”模式还是逐步趋向统一PD充电协议,随着充电功率的提升,电压提升的幅度往往上看,纯粹就是为了跑马圈地。”在徐万强看来,最//大的问题是,智能快递柜与社区、物业乃至电商其他环节,其实是一个完全隔绝的现实局面,谈不上什么运营效率,就像一个孤岛悬在社区、街道里,无法联动物流其他环节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,更别提形成生态效应。
但与此同时,为了扩大市线后方能恢复。理论上说,当一条数据线在2A电流下压降达到0.4V时,想要器其降变为0.25V,那么通过的电流必须下降到1.25A,此时终端设备的输入功率仅相当于4.75V*1.25A≈5.94W,相比原本理论上的5V*2A=10W就有了明显的下跌。